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x
本帖最后由 viviannan812 于 2012-8-24 18:44 编辑 . X% k( I4 x+ Z0 }' v7 C' \
2 l5 b0 E" c9 Y' X大家好,我是薇薇安,妈妈低分化肺腺癌快一年了,随着时间段的推移,病情越来越复杂,以我一己之力应对愈发力不从心。我曾经在这个论坛里得到很多帮助,现在决定写治疗帖,记下抗癌的点点滴滴。集合大家的力量。同时也衷心的希望,我们的治疗经历,能够给各位坛友们提供经验,大家共同努力,少走弯路,让我们的亲人少些无谓的痛苦。
+ z w, b2 A0 s& j& s1 C. { q" z0 b
妈妈CEA不敏感,判断病情主要以CT为主。
7 f6 E2 R; W; j: f7 @1 q- a( `8 G; E1 v. L! z2 V9 ~
2011年8月8日——妈妈单位体检发现左肺上叶小结节,体检之前除嗓音偶有嘶哑,有时体温偏高外,无任何症状。
0 z9 X$ V( }& ?5 I+ U) o( A
) h7 s. \: I& y5 w1 E" c& C2011年8月12日——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后,怀疑左肺上叶结节为肺癌,结节大小1.1×1.2cm。
, Y8 w0 j- X6 i( Z5 i $ t8 ?/ Y" E( N+ F
胸腹加强CT影像学诊断——左上肺叶结节,倾向肺癌;双肺散在结节、类结节影,建议追随;1 t# T* G+ x# v9 z1 ?) L
纵膈(4R/L、5、6、7区)、双肺门多发淋巴结,需警惕淋巴结转移;9 g9 A3 }* ^5 O9 G- d/ ^0 L
左侧肾上腺体部略饱满,建议追随。* E: n4 L; E# q" b
5 A4 {) L% Y& T/ \) r5 A
B超——双颈及锁骨上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。
, r4 K' J% f8 D9 C1 }5 h) r" j0 t/ ?& \. X7 f g
因为增强CT怀疑淋巴转移,我们拿不定主意是否手术,又做了PET-CT进一步检查。
. `: J1 o( w8 k: O- O4 q; aPET-CT的结论与胸部加强CT相反——双肺多发小结节和类结节,未见代谢增高,考虑良性可能大,双肺门、纵膈(2R、4R、4L、5、7区)多个淋巴结,大部分伴代谢增高,考虑肉芽肿性淋巴结可能大——即PET-CT认为双肺多发小结节灶和纵膈肺门小结节都是良性的,我们放心做了手术,然而,事实证明,PET-CT的结论是错误的。: q9 e, P/ I5 ]
% y; ~/ L X* y" t
2011年8月23日——胸腔镜手术(左上肺叶切除+肺门、纵膈淋巴结清扫)。" B/ P. c% X% i% ]
诊断:左上肺叶低分化腺癌,淋巴结转移(13/26) 分期:T3N2M0
! q1 \) |6 |& }) D. N, F2 v$ u$ u8 S. w/ w" s
病理报告如下: 诊断意见——(1)(左肺上叶肿物1)冰及冰余、(4)(左肺上叶肿物2)、(5)(左肺上叶)左肺上叶低分化腺 癌,主要呈腺管状及实性结构,伴肺内多灶性播散。肿瘤未累及叶段支气管及脏层胸膜,支气管切缘未见癌,周围肺呈轻度气肿样改变。淋巴结转移性癌(13/26)肺内淋巴结 4/7 肺外淋巴结 2/2 (2)(上肺静脉旁淋巴结)0/4 (3)(上叶支气管旁淋巴结)0/2 (6)(5区淋巴结)3/4 (7)(6区淋巴结)2/3 (8)(下肺静脉旁淋巴结)0/1 (9)(隆突下淋巴结)2/3 >
) s. `! I1 }/ F. `2 }" Q: T5 W: i& c; @1 c; v
2011年8月31日——出院,威麦宁+广安门中药调理。
) {3 u9 ^& ? `. F) T. m) I0 ^' X, R1 G- r4 n v) y: L7 k. l
2011年9月20日至12月13日——吉西他滨+顺铂四个疗程化疗,吉西他滨(1.8 d1,1.6g d8)+顺铂(60mg d1-2)。
3 z8 \4 R3 n' D. q8 k6 `% N 这次的化疗是有效的,副作用可以耐受,并有效的控制了肿瘤,获得5个半月的无进展期。" t9 `3 a5 M( a1 Z T
) k2 |( ]- H0 x) o0 |, c8 E化疗前,化疗两个疗程后,化疗结束后的CT对比如下——) N! g% B. U' } s6 m6 U% w( N( o
1 j5 }) M+ z, N. {4 O& v' N
2011年9月21日(第一次化疗之前) 检查记录 胸部,平扫+增强$ Z. W+ P# z; s0 X0 N/ |
检查所见:左侧胸廓略塌陷,气管及纵膈略左偏,两肺血管纹理清楚,左肺上叶支气管截断,断端见金属银夹影;左肺下叶见少许条索影。右肺胸膜下见斑点状致密影。气管、各叶、段支气管通畅,右肺门及纵膈内见数枚短径1.0cm以下淋巴结影,增强扫描中度强化。左侧胸腔见少许液性密度影。( d7 A$ ~% V5 d* U7 P" Z. j% b
印象:"左上肺叶术后改变,请结合临床;右肺改变考虑陈旧性病灶,请随诊;纵膈多发淋巴结,请随诊;左侧胸腔少量积液"/ R2 V0 ? M6 A& B# `' i7 `
$ @% I7 d& m/ X6 x
"2011年11月8日至10日(第二次化疗之后,第三次化疗之前)" 检查记录 胸部,平扫+增强; p2 G* Y+ {* s; I) L/ h/ k$ p
检查所见:左侧胸廓略塌陷,气管及纵膈略左偏,两肺血管纹理清楚,左肺上叶支气管截断,断端见金属银夹影;左肺下叶见少许条索影。右肺胸膜下见斑点状致密影。气管、各叶、段支气管通畅,右肺胸膜下见斑点致密影。右上肺浅淡结节影(IM17)与2011-09-21片相仿。两肺门不大,气管、各叶、段支气管通畅,纵膈小淋巴结较前缩小。左侧胸腔液性密度影较前减少,心包可见液性密度影。/ F# X( ^! n' b9 q, V8 \, ~% ?
印象:"左上肺叶术后改变,请结合临床;右肺改变考虑陈旧性病灶;右上肺叶浅淡结节影,请随诊;纵膈多发淋巴结,较2011-9-21片缩小;左侧胸腔积液较前减少,心包出现积液"。
1 T$ {4 C6 z' O& b3 [( a! [7 u' r4 {* E s+ D* _
"2011年12月29日(第四次化疗之后,出现连续两周的午后低烧,有炎症)" 检查记录 胸部,平扫+增强
6 J; I+ e' x2 B5 k/ y7 X* t检查所见:左侧胸廓略塌陷,气管及纵膈略左偏,两肺血管纹理清楚,左肺上叶支气管截断,断端见金属银夹影;左肺下叶见少许条索影。左肺下叶另见点状致密影。右肺胸膜下见斑点状致密影。两肺胸膜下可见结节影(IM18、25、30),与2011-11-8片相仿。两肺门不大,右肺各叶、段支气管通畅,纵膈小淋巴结与前相仿,心包可见少量液性密度影,与前大致相仿。
. g0 d: `# R# P" x4 k s9 ?印象:"左上肺叶术后改变,请结合临床。两肺结节影,与2011-11-8片相仿,请随诊。右肺胸膜下,左肺下叶钙化灶。心包少量积液,与前大致相仿"。9 p$ S6 T) m/ b) Z; t" R
4 {% b4 B7 p% X7 \) E6 u1 t* W# u' E2011年12月15日——四期化疗结束后出现午后低烧,最高低温达到37.9度,上午自动退烧,口服消炎药无效。% a- I, ^5 _$ L1 e( X. I, T
/ ~1 Q2 f2 v2 G2011年12月8日至2012年1月4日——入院,抗炎治疗,头孢曲松钠消炎, 银多美欣退烧,血象高,细菌培养显示无感染。
: X0 [9 _6 t G9 j0 ? 判断应为化疗副反应炎症。- S- S$ B3 Z( \* {4 B, K
: m. T, N U* R1 E
2012年2月23日——采血用于生物疗法CTL治疗,血液培养后于3月7日、3月11日、3月15日分三次回输。8 m4 U( e' a" V3 j
生物疗法消除了妈妈总是感冒的感觉,因为她的心脏对感冒比较敏感,一感冒就早搏。
2 Q% ?. \ d4 k! m# A0 [ 同时觉得人精神了不少,但这种感觉只持续了一个半月。1 r8 f. j( b; b& S( I& m
: y7 ~/ k* F8 d5 h# `, y
生物疗法前和生物疗法后CT对比如下—— [7 \/ g8 e3 i# n5 o9 v, A7 n
, U' e4 Q0 j8 `6 [( u5 Y4 O3 m2012年2月20日(生物疗法之前) 检查记录 胸部,平扫+增强
- D; N) m4 Y; b( V: O检查所见:左侧胸廓略塌陷,气管及纵膈略左偏,两肺血管纹理清楚,左肺上叶支气管截断,断端见金属银夹影;两肺下叶见少许条索影。左肺下叶另见点状致密影。右肺胸膜下见斑点状致密影。两肺胸膜下可见结节、斑点影(IM16、26、32),与2011-12-28片相仿。两肺门不大,右肺各叶、段支气管通畅,纵膈小淋巴结与前相仿。心包可见少量液性密度影,与前大致相仿。左侧胸腔见少许液性密度影1 }! G" F+ @2 }; f
印象:"左上肺叶术后改变,请结合临床;两肺斑点、结节影,与2011-12-28片相仿,请随诊观察;两肺炎症:右肺胸膜下、左肺下叶钙化灶;心包少量积液,与前大致相仿,左侧胸腔积液。. |5 M, b6 O! A* c$ f7 S; Z6 Y
% h- m! M" v* V- O3 F2 x* |
2012年3月29日(生物疗法之后) 检查记录 胸部,平扫+增强
$ t! W: ^$ b, Q* [" L检查所见:胸廓对称,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。双肺纹理增强,双肺内胸膜下区见多发小结节,界清。右肺上叶胸膜下可见钙斑;左肺上叶缺失,左肺上叶支气管截断,左残肺内见索条影。左肺门血管结构紊乱,右肺门见稍大淋巴结。纵膈略向左侧偏移,其内见多个小淋巴结。心影及大血管形态正常。双侧胸膜不均匀增厚,并见点状钙化。左侧胸腔内见弧形液性密度影。
' A5 t' o( a' a8 a: E* p印象:"左肺术后改变,请结合临床;双肺多发小结节,转移瘤待排,建议随诊;右肺上叶钙化灶;左侧少量胸腔积液。% D! I2 @2 |- i4 G1 c ]& w5 @* }
) a/ P+ s a P! O2012年3月23日至2012年5月23日——王笑民中药调理。
) z- }# |* d1 g' X( h6 i5 p2 a- |& u
2012年6月13日——5月底开始,咳嗽突然加重,6月13日CT提示,双肺小结节增多增大,且有轻度炎症
) U. A3 _' H* v2 s1 |, \9 mCT报告如下:2 u0 M! f# v7 h! D5 l9 V
2012年6月13日(病情进展) 检查记录 胸部,平扫
1 `' G. u* m. Z! }' k检查所见:左肺术后左肺上叶术后缺如,左肺门结构紊乱,局部可见杂乱软组织影,双肺纹理增多,走行欠自然。双肺可见多发结节灶,界清,多位于胸膜下,以右肺上叶明显。右肺下叶肺门旁可见网格影。右肺上叶胸膜下可见小片状密度增高影,边界不清。纵膈略向左偏移。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。左侧胸腔内见弧形液性密度影。心包可见少量弧形液体密度影。左侧锁骨上窝可见淋巴结影。双侧胸膜可见局限性肥厚影,右前胸摸可见结节状钙化。
/ B N* n9 }2 x6 J印象:"左肺术后改变;双肺多发转移瘤;右肺下叶间质性改变,不除外癌性淋巴管炎可能;考虑右肺上叶炎性病灶;左侧胸腔积液,心包少量积液;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,请结合临床;双侧胸膜肥厚,右前胸膜钙化;* t6 n4 K1 V2 V
(较2012年3月29日原片,左肺门较前增大,双肺转移瘤增大增多,左侧胸腔积液增多)"$ f0 k v) k8 v% D, `% e. P
9 Y P/ o8 _) @2012年6月24日——开始服用易瑞沙,同时用强力阿莫仙消炎一星期,咳嗽明显好转
1 t" P9 p8 a1 g相关基因检测结果如下:
( V) N, X, n3 G! pEGFR18突变,19、20、21未见突变。3 m" c' x4 S" M6 e' Z/ Z: ?
KARS未见突变。: O9 L$ I* q4 A( x% d" J9 a
ALK未见突变。
& x( f- c# @% S4 u0 N1 |) p K- w) l) Y! J# W: i8 h8 t6 |
2012年7月23日——服用易瑞沙一个月,CT显示双肺小结节明显减少减小,但胸10锥体出现结节状低密度灶,判断易瑞沙有效,控制了肺部病灶,但并未控制住骨转。
& U5 r$ r3 E5 a4 R' v% q6 G
* t. \: r4 `4 t0 k+ H @( {* U: xCT报告如下——& O$ z" G9 Z- E7 x
与12.6.13原片对比,双肺多发转移瘤结节较前明显缩小。局部显示不清,右肺下叶肺门旁网格影较前无明显变化,左侧胸腔积液较前增多;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较前缩小,心包积液量减少;右肺上叶外围片絮影较前缩小。T10椎体右前缘可见结节状低密度灶,边界尚清,建议ECT检查除外转移瘤可能。余无明显变化。' a: y- X: b% u+ H0 ^
5 g2 j; x8 H9 |' B6 V' a: N
2012年7月26日——胸部骨核磁确认胸10锥体出现结节状低密度灶为骨转移病灶。
' s! j; R- h$ B1 h; M* l8 H3 D+ M0 e* j0 O1 }/ E2 Q! T
胸椎核磁结果如下——影像表现:胸椎椎体顺列可,曲度可。胸10椎体右前部见T1、T2均低信号影,椎体及附件骨质情况请结合X光线或CT,各层面锥间盘未见明显膨出、突出及脱出。脊髓边缘光整,其内未见异常信号影。胸8-9及胸10-11左侧黄韧带增厚。左侧胸腔内见弧形异常信号影。影像判断:胸10椎体右前部异常信号影,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大,请结合临床进一步检查;左侧胸腔内异常信号影,请结合临床进一步检查;胸8-9及胸10-11左侧黄韧带肥厚。- v, Y } a7 a
5 M, d& |$ {1 n( u! V7 x. ^
2012年7月27日——静脉注射骨转药物伊班膦酸钠(达诺顺)。% ^8 x- ~" I# x+ V5 L& v
输完后12小时,胸椎、左侧胸腔,右侧大腿腹股沟处剧烈疼痛。
# t5 x2 D X L+ U 输完后24小时,出现38.6度的高烧。在医院注射止痛针和退烧针后三小时退烧。
& I. }) i& C$ N) N 输完后36小时,疼痛逐步缓解。
( R# p( G4 P- @( L5 q9 V) N9 o 目前仍有胀痛。 |
|
|
|
共77条精彩回复,最后回复于 2016-3-25 15:29
尚未签到
尚未签到
tyz666 发表于 2012-7-31 22:25
: w7 q) p: q+ Y8 n开贴了,给别不了建议,顶顶 ' m: n5 U1 |9 ?/ c! T' I3 d: U
 |
|
|
|
尚未签到
本帖最后由 viviannan812 于 2012-8-2 18:25 编辑
7 |1 z. \! E1 P ]+ Q. g$ S! ^% u- w- I6 d) s/ e0 V# d/ r
昨天去找了李峻岭,他说骨扫描,CT,骨核磁都不一定准确,建议我去积水潭医院做一个骨窗CT,可以看到骨质破坏的程度。现在可以暂时维持易瑞沙+骨转针的治疗方案。
9 h1 t$ m5 r# Q% Q, m
5 |) X2 Q! p2 R: F我的问题:. ?" k% w$ o. h! B
1、因为月底还要做检查,骨转针推迟一周打可以吗?
3 n+ z" j, y4 Q+ z2、易瑞沙有效为何胸水还在增加?与妈妈EGFR18突变,易瑞沙效果一般有关系吗?现在如何控制胸水?
3 g0 s; m9 r9 t) T1 |( m9 Q3、骨窗CT给了我一线希望,有哪位病友做过吗? |
|
|
|
尚未签到
自己顶一下 |
|
|
|
尚未签到
上传一下妈妈的各项指标比,一开始都在307做的检查,夏天回老家,很多指标查不了,看起来有点乱 |
|
|
|
尚未签到
妈妈还是说觉得胸口沉甸甸的,躺下的时候胸闷,判断是胸水的问题,可是看7月23日的CT报告,胸水并不是很多啊,100ml的样子。看来易瑞沙的效果对妈妈来说确实效果一般,我要面对这个现实。
, F+ m' }7 t3 l; C9 U: B昨天在中日友好医院拎回了两个星期的“实脾消水膏”,胜在外敷,没什么副作用,也不刺激肠胃。! j5 x4 d8 m; J, F' S. x" l
但是要24小时贴,这个天气怕捂痱子,再等一等吧。* A% X3 `3 X8 ]9 p. _
妈妈的骨转处还是没有任何感觉,等她来北京立刻就去做骨窗CT。
; E. G& E0 k* ]0 h天气炎热,薇薇安要加油!虽然没有人顶我的帖子,不过大家也要加油! |
|
|
|
尚未签到
真的是非常不容易,尤其是求医在这个拥挤不堪的首都,希望治疗有好效果,祝福! |
|
|
|
尚未签到
无量劫 发表于 2012-8-10 15:09
3 A: n( H/ D5 \- T T真的是非常不容易,尤其是求医在这个拥挤不堪的首都,希望治疗有好效果,祝福!
; g8 G2 q% n: O7 x+ |. Z谢谢,大家都不容易,好运 |
|
|
|
尚未签到